生活,与山水共存
——缅怀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献身的四位“七一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矗立着,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它落下来,化作雄伟的山河。
陈红军、张超、申亮亮、王继才……从边境冲突前线到无边海天,从异国维和营地到祖国海防前沿,他们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到了祖国的海防前沿。祖国的山河,用生命筑起了航标。
陈红军:冲锋者植根于边界
“我会把你安全地带上来,也会把你一一带下来!”
他就是“国家卫士和边防卫士”、“7月1日勋章”获得者陈红军·烈士。
2020年6月,在涉及外国军队严重违反两国协议、故意挑起事端的斗争中,陈红军奉命率队前往前线紧急支援。他在风雪中向战友们郑重许下承诺。这个承诺。
陈红军再也没有回来...
2009年,从当地大学毕业的陈红军来到昆仑。 2020年,入伍第11个年头,33岁的陈红军成为该团最年轻的营长。此前,他曾担任排长、参谋、连长、副协调员和部队指挥官。
“党员干部与我同在前线……”在那场边境冲突中,陈红军和战友顽强战斗,不肯让步,用生命筑起高耸的边境纪念碑。
陈红军扎根在边防前线,与结婚四年的妻子相处的时间比分开的时间还要少。陈红军去世时,他的妻子已经怀孕。可悲的是,孩子在出生前就永远失去了父亲。
张超:蓝天忠诚的灵魂
“谁不怕死?但我们人民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牺牲!”
他就是“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海军航空兵飞行员张超。
2009年,经过五年的刻苦训练,张超加入了海军南海舰队某航空团,成为该团六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名。
在这里,张超曾驾驶歼8II、歼11B等多种型号战斗机,进行过多次重大演练和演练,并进行了数十次带炸弹紧急起飞驱逐外国军机。
为了飞越大洋更远,2015年,张超入伍后告别了不满一岁的妻儿,加入了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成为了一名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这是世界公认的风险。最高的职业之一。
以“转学生”的身份加入舰载航空兵后,张超用半年时间匹配班上飞行员2年多的训练进度,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所有科目考核。
2016年4月27日,张超驾驶歼15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陆训练时,已经着陆滚转的飞机控制系统突然出现故障。飞机机头急剧向上倾斜,机身几乎垂直于地面。之后,张超被迫跳伞,倒地后受重伤。抢救无效后,年仅29岁就去世了。
张超是第一个为我国航母舰载机事业献出生命的人。再过三天的飞行时间,他就能完成全部训练任务,顺利登船。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距离实现登上航母的梦想仅差数尺。
张超去世一年后,军队安排他的妻子张雅登上了辽宁舰。蔚蓝的大海、蓝天、滚滚的云彩,看到又一批飞行员成功登陆船上,张亚说,这就是张超梦想追求的。
申亮亮:不怕牺牲的蓝盔战士
“永远不要放弃为祖国、为军队而奋斗的机会。”
他就是“人民的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申亮亮。
出国之前,申亮亮是第78集团军前身某工化旅的一名战士。他曾出现在抗洪抢险队伍中,出现在尊老爱老活动中,他的名字也出现在捐资助学学生名单上。
得知部队将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后,申亮亮连续两年向连、营、团各级上报,但均未果。 2016年,部队再次执行马里维和任务。申亮亮与女友商量推迟订婚,踏上了维和之路。
当地时间5月31日20时51分左右,一辆载有炸药的恐怖分子汽车高速冲向营地大门。与战友一起在营门值守的申亮亮果断开枪拦住了车辆。车辆被堵在营地大门外。 ,发生了翻转。
然而,车内500多公斤炸药立即爆炸,申亮亮29岁的青春之火永远停止燃烧。
申亮亮灵柩回国当天恰逢端午节,迎灵人数远远超过原计划的500多人。
中国军队参加维和行动31年来,先后有4万多名中国军人服役,16名维和官兵牺牲在异国他乡。 “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属于每一位“中国蓝盔”。
王继才:肩负使命的岛主
“保卫岛屿就是保卫国家。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保卫这座岛屿!”
他就是全国“人民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王继才。
开山岛位于江苏省灌云县,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 1986年7月,时任民兵营长的王继才接手了守岛部队的“苦差事”。妻子王诗花担心不已,辞去工作上岛。
当时的开山岛面积虽小,但困难重重。高温、暴风雨、缺水缺电、补给不足……王继才上岛之前,已有四批十多名民兵前来守岛,最长的一支只停留了13天。
王继才坚持了32年。直到2018年,积劳成疾的王继才倒在开山岛的台阶上,为祖国海防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32年,王继才错过了女儿的婚礼,错过了孙子的出生,错过了与父亲的最后一刻……
不过,王继才并没有错过每天早上在岛上升旗的日子。他说:“升起国旗就是要告诉全世界,这是中国的土地,任何人都不能欺负我们!”
现在,王继才已经成为开山岛的一面旗帜。他的妻子王世花和新的守岛民兵正在延续他的护岛精神,守护“家是岛、岛是国”的初心使命。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李云高锐)
《光明日报》(版本 08,2021 年 9 月 30 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