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是手机上继处理器之后最重要的硬件,甚至是手机上最贵的硬件。我们与手机的所有交互都是通过屏幕完成的,触觉、视觉,手机屏幕占据了人类感知世界三种方式中的两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旗舰手机必须拥有顶级的屏幕。评价一款手机能否称为旗舰,屏幕始终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其次是性能和成像)。只要屏幕参数不能同时达到同等水平,如果是一线或者一代顶级,那么就很难称得上真正的旗舰。
所以,当红米决定进军中高端手机市场时,就开始着力提升旗舰系列手机的屏幕素质。今年Redmi深度涉足顶级直屏领域。产品矩阵既有2K超清直屏,也有行业稀缺的高清液晶屏。先后获得权威的DisplayMate A+认证,几乎代表了目前移动显示的最高水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经作者批准。
如何进一步突破?深入屏幕底层硬件,从每个像素到每一寸电路规划,与屏幕厂商联合开发定制已经成为红米的必由之路。 Redmi选择与国产屏幕厂商合作,从产品定义阶段深度参与,打造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屏幕,共创Redmi与国产屏幕厂商的新未来。
共同开发国产屏幕的过程并不轻松,投入也会更多,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经过几年的研发迭代,国产屏幕目前已经具备了在低、中、高端层面与国外厂商竞争的资本。他们还能够为红米等国产手机厂商提供定制顶级屏幕。
国产屏幕的崛起
国产屏幕可以说是打得血与泪的,无论是目前国产屏幕的老大哥京东方,还是已经与红米的深度合作,双方都经历过一些艰难的时期。其中,京东方最早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是从韩国现代收购的,而华星光电、天马电子则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自LCD时代以来,国产屏幕厂商逐渐走上舞台。华星光电10年投资1800亿元,最终与京东方一起成长为民国银幕双星。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华星光电当年差点就死了。 ,让投入数百亿启动资金的TCL和深圳市政府血本无归。
谁能想到,华星光电现在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全产业链的面板厂商,并与其他几家中国厂商一起,像王者一样统治着液晶市场。目前液晶显示器市场由中国厂商主导。从技术到成本再到市场份额,中国厂商都令其他厂商感到自豪。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LCD已经是夕阳市场,未来属于OLED。国外厂商不屑继续在液晶市场竞争。诚然,目前OLED市场的领头羊仍然是三星,但国内厂商在这一领域的差距并不大。从最早商用的OLED屏下摄像头技术到第六代柔性OLED技术,如今的国产屏幕厂商已经与三星并驾齐驱。而且它拥有很多专有技术,无论是屏幕质量还是寿命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不错。
如果你对手机市场有深入的了解,你应该注意到,近年来国产旗舰手机不再全部配备三星屏幕。小米等公司已经开始逐步转向国产屏幕,其中不乏很多好评机型。 。 随着国产屏幕的进步和国产手机的大规模普及,国产屏幕厂商在OLED市场的份额从2019年的9.7%增长到2022年的20.5%,份额增幅超过100%三年内。 ,成为市场上唯一可以与三星、LG竞争的产品。
虽然看起来差距还是很大,但三星和LG的主要优势在于,他们是苹果和三星两大手机厂商的主要供应商。这两个手机品牌占据了全球近50%的市场,也就是说,在不考虑三星和苹果的情况下,中国屏幕厂商在剩下的50%市场中所占的比例接近一半。有人预测,2023年国产屏幕OLED市占率或将提升至25%以上。
而且,得益于国内手机厂商的支持,国内屏幕厂商能够快速将一些先进技术商业化,验证技术的优缺点,并进行迭代升级。在三星屏下摄像头技术正式商用之前,MIX4就已经尝试了华星光电的屏下摄像头技术,推动国产屏幕向高端发展。
Redmi新屏巅峰
作为Redmi今年的K系列旗舰,K50至尊版一定与众不同。要区别于K50 Pro,性能升级肯定是必须的,影像技术升级也是有的。屏幕怎么样? K50 Pro已经使用了与Android旗舰相同的高端三星2K屏幕。目前还没有更高端的屏幕可供选择,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走不同的路线,让K50至尊版能够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考虑到目前手机用户对于续航的焦虑,Redmi做出了决定。
虽然2K分辨率清晰,但是高分辨率带来了明显的功耗问题,直接降低了手机的续航时间。传统1080P虽然续航能力更好,但显然不符合旗舰手机的定位。该怎么办? Redmi最终选择与华星光电等国内厂商联手定制全新屏幕,将具有高分辨率、低能耗的特点。
他们选择定制一块分辨率为2712*1220的屏幕,官方称之为1.5K屏幕。它采用了华星光电和天马微电子最新的Pearl 2.0和天马风车排列,使得屏幕的PPI高达446,非常接近iPhone 13 Pro Max的PPI参数。得益于两家屏幕厂商的全新排布技术,分辨率相当于0.8,让K50至尊版在20cm正常观看距离下也能拥有与2K分辨率相同的观感。
简单来说,日常使用时基本感觉不到1.5K和2K屏幕的区别,但可以明显感受到续航的提升。国内屏幕厂商均采用最新一代的发光材料。进一步提升发光效率和亮度,结合动态电压调节技术,让K50至尊版在不降低用户体验的情况下拥有更长的续航时间。
K50至尊版的屏幕优势不仅是低功耗、高清,在亮度、色彩等方面的表现也令人惊叹。例如,在亮度一致性方面,K50至尊版达到了135个分区/85%,而行业标准只要求13个分区/85%。近10倍的分区细化,让K50至尊版的亮度过渡更加平滑,配合12位色显示的支持,让屏幕画面极其细腻。
要达到如此高的分区亮度一致性并不容易。经过与国内屏幕厂商多次技术攻关,Redmi最终决定彻底颠覆原来的电路设计,用双层电路取代原来的单层电路设计。 ,实现了亮度一致性的突破,使得K50至尊版的亮度表现堪比进口高端屏幕。
颜色方面也没有落后。 除了前面提到的12位(687亿色)色彩显示支持外,每块屏幕都经过工厂调整,使屏幕的色彩精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官方数据达到了惊人的Delta E≈0.38,JNCD≈0.28(原色风格启用)。 虽然大多数人更喜欢明亮的色彩模式,但高色彩精度仍然可以显着提高色彩显示效果。
此外,针对游戏玩家的需求,Redmi将屏幕触控分区从2712*1220提升至10倍,让用户在滑动屏幕和游戏触控操作时拥有更好的体验。同时,通过硬件级低蓝光设计和1920Hz高频PWM调光,减少长时间使用带来的眼睛疲劳。
高清晰度、低功耗、超高色彩精度、超高分区亮度一致性、12位色彩显示,结合自适应HDR、杜比视界、10倍超级触控等优点,最终实现了独一无二的1.5K K50至尊版的顶级屏幕也是终端手机厂商与屏幕厂商深度合作的优秀成果。
Redmi为何选择联合研发?
K50至尊版的屏幕并不是厂家简单研发制造的。是Redmi精选采购的。在这种模式下,红米只能购买通用参数和尺寸的屏幕,无法满足用户的苛刻需求。因此,Redmi选择联合研发的道路,不仅是提出自己的需求,还深度参与开发,利用手机厂商的技术研发能力来辅助屏幕的开发,推动屏幕的发展。屏幕厂商技术的迭代发展。
此外,Redmi在验证、量产等方面也深度参与。屏幕供应链的全链路合作,让Redmi能够更好地把控屏幕的质量和性能,避免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而出现批次不同的屏幕。品质上的差异进一步保证了所有红米用户都能使用相同体验的手机。
对于屏幕厂商来说,与终端厂商的合作也是大有裨益的。他们不仅可以获得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降低技术迭代升级的成本,还可以通过终端产品直观地获取用户反馈并进行改进。这一代产品让国产屏幕朝着用户期待的方向发展。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好奇,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定制国产屏幕呢?而且还不惜联合开发,不买三星的高端屏幕?毕竟从苹果的使用案例来看,三星并不是不愿意开放定制服务。事实上,国内厂商在与国外屏幕厂商合作时,往往拥有比海外厂商更低的优先级和自主权。他们不仅不愿意开放一些核心参数调试,而且也不愿意为国内厂商提供定制服务,或者给出极高的定制费用。
比如某手机品牌曾宣传花1亿定制了三星的屏幕。虽然最终的画面效果确实出色,但要价也高得惊人。有网友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品牌在给三星占便宜。不过,考虑到当时国内OLED屏幕的发展现状,确实无法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寻求其他厂商的帮助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现在情况不同了。国产屏幕厂商可以大声说,我们也有足够的技术能力,为国产旗舰手机定制顶尖的高端屏幕,让手机厂商摆脱对国外公司的依赖,提高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而且,随着国产屏幕技术和生产规模的提高,成本会逐渐降低,厂商也能以更低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屏幕,实现双赢。
如今,国产屏幕已经走出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与三星、LG等海外企业竞争。近年来,大量企业成为国内屏幕厂商的客户,其中包括索尼、苹果等消费电子行业巨头。其中,我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有机会挑战三星和LG的行业领导地位。